关于人均GDP这项指标,很多人是存在不少误解,譬如能直接反映各地的经济发达程度,甚至还有认为代表收入水平的,这些都是非常片面的认识。可能会有人要反驳,在国际上人均GDP是作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坐标的,包括是否能跻身发达经济体,是最重要的参考。
这个说法是对的,国家之间用人均GDP来衡量发展状况相对可行的,但并不能直接用于国内各地区、各城市间的比较。为何如此呢?来看下面解读。
国家之间比较也有特殊性存在首先就要说到GDP代表了什么,这是每年一个地区新增各类增加值的总和。虽然各国的核算方式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常态下,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越高,生产劳动效率就越高,确实每年能增加财富值越多的。但总会有某些国家因为天赋秉异,虽然它们的科技、工商业等实力都较为一般,却能够通过某些产业每年收获财富无数,比较典型的就是几个能源生产国,沙特、卡塔尔等等。
这些国家的发展水平很高吗?不见得吧!但它们的人均GDP长期是居于高位的。
就2021年来说,卡塔尔人均GDP高达6万美元以上,全球排名前十左右,高于荷兰、德国、加拿大等。但要是论经济发展水平,请问卡塔尔是否高于后面这几个知名发达国家?如果哪天它的油气枯竭了,人均GDP将面临骤减!
所以就算是国家之间的比较,人均GDP和发展水平之间也非1:1的关系。
国内各城市之间偏离度要更高国内各地之间也是同理的,如国内所有城市中人均GDP最高的是克拉玛依市,另外还有像东营市也是排名全国前10左右,比杭州、广州等城市都要高。
不管是克拉玛依还是东营,都是能源产业非常突出的城市,它们的GDP主要是源于这项,但论经济发展水平,是远不及北上广深、苏杭等发达城市的。因为它们的能源产品附加值极高,人口规模少,人均GDP可占据着极高的位置。所以偏离度要比国家之间的排名还要大。
GDP核算尺度导致仍有偏离度那么除了上述这些特殊产业地区外,其他地区的人均GDP就能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了吧?国家之间的话可能是具有很大参考性了,但国内各地区因为核算尺度可能不一,不管是各省还是各城市之间,排名的偏离度还是不小的。
可能有人会反驳,都已经是统一核算了,哪来的尺度不一。这点大家只要看几乎每年都会有几个地区或城市被数据整顿就能知晓了,各省和各市并没有达成真正的统一核算,和基础数据相符度还是偏离不小的,所以很难直接和经济发展水平挂钩的。
各省和各城市间偏离度都较大不信看看各省间的人均GDP排名,福建高于浙江、山东低于重庆和湖北,难道符合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吗?
要是看税收、资金、收入、薪酬等各项人均,浙江均要高出福建不少,但就是人均GDP被后者超了。难道福建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于浙江了吗?不见的吧!
浙江省是号称“人均之王”的,除了人均GDP之外的其他绝大多数经济指标,都能居全国各省内首位的,整体发展水平也差不多如此,但人均GDP却拖后腿了。
至于山东省有点更委屈了,它还是税收净贡献的省份之一,虽然和粤苏浙等省不能相提并论,但还是属于较发达省份,人均GDP却还不及重庆、湖北,有点诡异吧?
城市间的比较偏离度感觉要更大,比如像无锡高于北上深等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扬州、镇江等城市的人均GDP也能和杭州、广州、宁波等相当,都和实际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点不符的。
小结可以发现因各种原因,而让人均GDP用于评估经济发展水平是具有较大偏离度的。除了能源高产出地区会飙高,而和实际发展水平偏差较大外,部分省份、城市之间因为在核算上的尺度不一,也会出现一定的偏离的。
所以这项指标用于国家之间的水平标杆大致是可行的,但用于国内分地区的话参考性并不是太大,可比性不是太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