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在官网要闻版块头条通报一家公司的财务造假案件,这在上市公司中不算多见。
2月28日,证监会一纸通报,揭开了东方集团多年以来的财务黑幕,直指其2020年至2023年财报存在严重虚假记载。据过往报道,东方集团3年超42亿元巨额亏损,16亿元存款无法提取,6.29亿元募集资金“消失”……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提示词:股市数位图
讽刺的是,就在去年3月,实控人张宏伟还以30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812位。然而3个月后,东方集团就因为还不上一笔75万元的贷款,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
涉嫌重大财务造假
据证监会2月28日通报,现已初步查明,东方集团披露的2020年至2023年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该案目前正在调查过程中,证监会将尽快查明违法事实,依法严肃处理。
图/证监会官网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证监会将从严从快查处各类造假行为,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对于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的上市公司,将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坚决出清此类‘害群之马’,让造假者付出惨痛代价。”证监会在通报中表示。
东方集团“东窗事发”于2024年6月18日。公司当日突发公告称,因关联方东方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流动性趋紧,导致公司及子公司在该财务公司的16.4亿元存款提取受限。
6月20日,中国证监会对东方集团下发《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
16亿元存款的“爆雷”,不仅成为引发立案调查的直接导火索,更是直接让东方集团徘徊在退市边缘。截至目前,东方集团在相关公告中已累计提示30余次“公司可能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
虽然本次证监会通告并未披露东方集团造假细节,但“重大财务造假”的定性值得关注,这将对东方集团的经营带来不小影响。
事实上,东方集团的流动性自16亿元存款“爆雷”后格外不容乐观,公司甚至被一笔75万元的债务难住了。2024年6月25日,东方集团披露,公司因未能清偿75.23万元到期债务,被债权人黑龙江东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申请重整。
而随着证监会调查的定性,东方集团要面临的风险不只是退市。
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律师厉健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因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且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现在东方集团涉嫌‘不具备作为上市公司的重整价值’的情形,或面临不符合重整条件的风险,这或将进一步加大公司的偿债压力。”
上海古北律师事务所证券纠纷律师娄霄云进一步对中国新闻周刊补充分析称,如果涉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东方集团涉及的虚假记载问题可能不单单是总额法和净额法的变动,而是相关贸易业务背后相关资金流向的问题。东方集团或存在通过贸易业务转出资金的情况,也存在资产虚构的可能。
“集团财务公司所谓的资金一体化管理,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渐渐沦为向集团输血资金的工具。这种情况下,一旦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出现财务危机或者现金流断裂,上市公司或将受到波及。东方集团的财务造假详情,仍等待监管部门的进一步披露。”娄霄云表示。
前东北首富何以至此?
公开资料显示,东方集团由张宏伟设立的一家建筑公司改制而来,其主营业务为农产品加工销售、土地及房地产开发等,1994年登陆上交所。
1994年,《福布斯》首次对中国富豪排名,张宏伟名列第二,成为名噪一时的“东北首富”,此后30年常居富豪榜。多年以来,以东方集团为核心,张宏伟构建起了庞大的“东方系”,其业务遍布现代农业、能源、金融、资源物产、港口交通等多个领域。
但最近几年,东方集团的日子不太好过。
业绩层面,公司处于持续“失血”的状态。2021年至2023年,东方集团的营收从137.29亿元降至60.8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开始连年亏损,分别为-17.19亿元、-9.96亿元、-15.57亿元,三年累计亏掉超42亿元。根据该公司此前披露的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净亏损8亿元至12亿元。
令人心惊的是,就是这样一份营收大降、连年亏损的经营答卷,背后仍涉及重大财务造假。
而财务造假背后,东方集团在资金方面的压力也日益凸显,公司经营风险不断暴露。2024年4月,其控股股东就因未能偿还4.54亿元贷款,导致上市公司担保逾期;同年6月,审计机构对其年报出具“非标意见”,直指控股股东资金链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东方集团还曾于2024年3月6日使用人民币6.29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同时由于流动资金紧张,公司预计无法按期将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6.29亿元募集资金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
东方集团在公告中坦言:“近几年,融资渠道收窄,资产处置进度缓慢导致资金回笼未达预期,公司债务负担持续加重,流动资金紧张,存在债务逾期、被银行等金融机构宣布贷款提前到期以及诉讼等情况。”
根据东方集团2024年6月18日公告,截至2024年6月底,东方集团的负债合计约为197.1 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62.33亿元。
讽刺的是,2024年3月25日,张宏伟以30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4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第812位。百亿身家的他,却无法解决东方集团当下的流动性危机。
就在16亿元存款爆雷次日,张宏伟承诺“3—6个月内解决资金问题”,计划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资产处置等方式支持东方财务公司化解流动性资金不足问题。然而至今公司16亿元受限存款仍未解冻,他的承诺沦为空头支票。
今年1月20日,上交所对张宏伟公开通报批评。上交所认为,张宏伟作为实际控制人,未履行其公开承诺,损害上市公司利益,违反了相关规定。
强监管、严监管态势持续
值得关注的是,造假事件背后,相关中介机构或许难以独善其身。
东方集团相关财报显示,2020年至2023年的4年财报审计机构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其中在2020年至2022年的3年财报中,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均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厉健表示,如果上市公司涉嫌重大财务造假被处罚,而审计机构曾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那么,审计机构可能涉嫌“未勤勉尽责,所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根据《证券法》第213条规定,证监会可责令改正,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娄霄云进一步分析,对于中介机构是否会被追责,还要结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隐蔽性,以及相关审计程序是否勤勉尽责进行判断,后续不排除大华所因东方集团财务造假事项被证监会处罚。
“根据《证券法》、证券虚假陈述司法解释,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涉嫌证券虚假陈述,受损投资者除了起诉上市公司索赔,还可以追加中介机构等为被告,要求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厉健说道。
2月1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最新一期出版的《求是》杂志撰文指出,加大力度防假打假,落实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升财务造假等线索发现能力,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强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介机构“看门人”作用发挥等市场约束。
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活动,有利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尤其是随着2024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出台,证券监管部门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重拳出击,严肃追责,处罚案件数量、罚没金额提升幅度明显。
就在2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是“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发布会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证监会办理各类案件739件,作出处罚决定592份,罚没款153亿元,超过2023年两倍。
具体看,2024年度,证监会对61起财务造假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同比增长17%;案均处罚金额1577万元,同比增长12%;对7起案件按照法定高限处以罚款,同比增长75%。
值得注意的是,对关键人物与中介“看门人”的监管力度也在加强。
2024年,证监会对69名“董监高”人员实施市场禁入,有35起案件在处罚上市公司及其责任人员的同时,还追究大股东、实控人等“首恶”组织指使责任,同比增长近60%;对39家中介机构作出行政处罚,对5家中介机构暂停业务,不断压实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的“看门人”责任。
强监管态势下,合规的篱笆越扎越紧,东方集团又将迎来怎样的结局?
参考资料:
《涉重大财务造假面临退市风险 东方集团债务压顶重整存变数?》,2025-03-01,第一财经
《东方集团涉嫌连续4年财务造假 谁是看门人?这家会计所连续3年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025-03-01,财联社
作者:于盛梅
编辑:余源
网友看法
1、网友发财哥(牛市逃顶王):凭什么让股民买单
2、网友西山那边:已阅。
3、网友在路上2902108819010:对于弄虚作假上市的公司,必须严惩。中小股民的利益必须得到保证。
4、网友快乐橘子r:《前东北首富跌落神坛:东方集团财务造假背后的警示》 东方集团财务造假被证监会通报,曾经的东北首富张宏伟光环不再。公司业绩亏损、资金链断裂,还出现16亿元存款无法提取、6.29亿元募集资金失踪等问题,实在令人震惊。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给市场敲响了警钟。上市公司本应诚信经营,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如今却深陷造假泥潭。中介机构若未能勤勉尽责,同样难辞其咎。 在当前强监管的态势下,资本市场对财务造假零容忍。东方集团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其他企业也应从中吸取教训,严守法律底线。只有这样,资本市场才能健康发展,投资者的权益才能得到保障。
5、网友是的鹅: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根据《证券法》第213条规定,证监会可责令改正,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嗯,我自罚三杯,各位随意[作揖]
6、网友果冻豆豆:我还是呼吁,尽快健立中小股东利益赔偿制度,否则受伤害的还是小股东。[赞][赞][赞]
7、网友微软小水爪壬棍:昨天不知道套了多少无辜赌徒
8、网友瓜客甲:大华会计师事务所
9、网友错了701:里面好多赌徒,所以有时候还真不能怪人家收割你,这种情况还有人去赌没救了
10、网友凡尘80084638:这个世界处处是坑,防不胜防,只能躺平[酷拽]
11、网友豁达书签sq:东方集团被发现了,在中国股市这样的现象还会有的,证监会,应该好好查一下。
12、网友人世警醒:股市买入没有任何提示跟异常!就是发一些不显眼的公告,许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入!
13、网友那时花开1219:付出惨痛代价的只有股民
14、网友逗乐宝宝:东方集团财务造假事件性质恶劣,影响深远,这篇报道把其中的关键问题都梳理得很清晰。东方集团曾作为行业内的重要企业,实控人张宏伟还是前东北首富,如今却因财务造假深陷危机,实在令人唏嘘。 从公司自身经营来看,其业绩持续亏损,资金压力巨大,16亿元存款受限、6.29亿元募集资金“失踪”等问题不断暴露,这背后反映出公司内部管理的混乱和财务制度的漏洞。而张宏伟未能兑现解决资金问题的承诺,还被上交所通报批评,也凸显了其对公司运营把控不力。 对投资者而言,财务造假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东方集团多年财报虚假记载,误导了投资者的决策,让投资者承受巨大损失。在如今强监管的资本市场环境下,证监会对财务造假“零容忍”,从严从快查处,加大处罚力度,这对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意义重大。 中介机构也应承担相应责任。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此前连续多年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与如今东方集团的财务造假形成鲜明反差。若其确实存在未勤勉尽责的情况,就应受到处罚,给整个行业敲响警钟,强化“看门人”职责。 希望监管部门能彻查东方集团财务造假细节,依法严惩相关责任人,也期待资本市场能在严格监管下更加规范、健康地发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让投资者重拾信心。
15、网友蓝宝石20182018:股民们都看着呢!徇私枉法或重罪轻判?看如何赔偿股民,看如何让诈骗犯牢底坐穿!
16、网友Seven妹妹是小七:关键是人还在不在国内。妻儿老小基本都出海了。
17、网友壹方净土:海水提钾项目呢?
18、网友去补苍天:等信息公告的时候,大资金全都跑光了,留着一群散户在里面。
19、网友非凡熊猫6Xd:首富的财富是怎么来的懂得都懂
20、网友瞎想瞎搞:北汽蓝谷也要好好查一查